首先,P2P租车不是刚需。P2P租车,针对的是个人对个人的租车服务,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同城之间的人,以PP租车为例,他的2/3的市场在北京,其他的在上海,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。在这个市场人们拥有私家车的比例比较高,对P2P租车需求比较小。此外,就算有租车的需求,可替代方案也比较多。在限号限行早的时候,人们可以选择地铁,APP叫车或者产业链相对更加完善的传统租车。
其次,中国市场和欧美市场的文化差异性也导致P2P租车市场壮大不起来。私家车是除了房子之外的重型资产,在欧美市场,拿出来为别人服务,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,形成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协同这点是建立在良好的信用体系之上的。在中国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,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分享精神也没有欧美那么强烈。毕竟对于一般家庭来说,车辆还是属于大件商品,投入大,出租风险相当高,所以就算闲置车的潜在资源比较多,但是市场壮大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。
第三,P2P租车市场打了中国政策的擦边球的。P2P租车涉及利用私家汽车赚取利益,是否涉及非法运营,现在还很难说。不过,各地政府都在严厉打击黑车服务,P2P租车事实上是游走在政策的边缘,未来这一领域会有怎样的政策约束还不好说。不过,综合打中国政策擦边球的互联网公司发展来看,最终结果不容乐观。
P2P租车业务的崛起直接触动的是传统租车行业的业务。但是两种模式的基因不同:P2P租车走的是轻量级的服务路线,把个人闲置的私家车租给需要的其他人,而以神州租车为代表的传统租车行业,走的是重量级的服务路线,他们有自己的车队和关于车子购买维修保养等一系列完备的手续,也没有政策擦边球的后顾之忧。
相比P2P租车还在烧钱,未来寄望收取服务费赚提成的单一盈利模式,规模上逐渐起来的传统租车行业的盈利模式则更加多元化,除了服务费用还有二手车售卖的利润可以赚取。
此外,在车辆的权责界定和风险控制上,传统租车行业由于是自家车队,在这些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流程和手续建设。而P2P租车由于利用的是私人闲置用车,所以在如何界定责任人,保险如何购买均衡等这些方面要解决的问题可能会更多。
以上种种决定了由重型的传统租车模式往轻量级P2P租车方向延伸会比较容易,而从P2P的轻量级往重型传统租车方向渗透就会比较痛苦。所以未来更多的可能是,传统租车行业切入P2P租车这个细分领域,而P2P由于先天基因不足,跟传统租车行业相比几乎无优势,反击能力比较弱,所以被挤压市场或者干脆被吃掉的可能性极大。
此外,关于P2P租车的未来,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,被在线旅游公司收编成为标配。为什么这么讲?商旅用车是对租车行业贡献比较大的一块。随着在线旅游市场的跑马圈地,越来越多的OTA厂商开始切入租车的细分领域。比如携程拥有一嗨租车20%的股权还给易到用车投资了6000万美元。而在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的PP租车A轮融资背后站着的是去哪儿网CEO庄辰超。在线旅游两巨头已经开始涉足租车领域,P2P的租车模式很有可能会被作为传统租车模式的一种补充而存活下来。
综上,P2P租车行业不仅有先天的基因缺陷,还受到来自传统租车行业的挤压以及在线旅游市场大佬们的觊觎,未来的发展终究不会是一片坦途。大巴租赁
|